清晨五點半,阿里山的空氣還帶著刺骨的涼意,我拉緊外套拉鍊,頭燈的光束劃破薄霧。這不是我第一次摸黑走二萬坪步道了,但每次踏上這條路,心裡那份期待感從未減少。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誤打誤撞發現這條秘徑,那時資訊少得可憐,岔路口一個老舊的指示牌都快被藤蔓吞沒,差點就往錯誤的方向去了。如今,我對這條步道的熟悉程度,大概閉著眼睛也能說出哪裡有棵造型奇特的紅檜、哪個轉角清晨最容易遇見山羌。今天,就讓我這個阿里山老司機,帶你揭開二萬坪步道的真正面貌,避開那些旅遊書上找不到的眉眉角角!
目錄
交通&停車:上山不易,停車更考驗運氣!
說到要來二萬坪步道,第一個頭痛的問題絕對是「怎麼到」跟「車停哪」。老實說,這裡的交通便利性真的不算高,尤其對沒開車的朋友來說,得多花點心思規劃。
-
自駕: 這是多數人的選擇,開車沿臺18線阿里山公路(也就是新中橫公路嘉義玉山線)上山。當你看到巨大的「二萬坪」景觀平臺指示牌,就代表快到了。步道入口其實就在二萬坪車站附近。重點來了:停車!二萬坪這邊的停車空間超級有限,就是景觀平臺旁那一小塊空地,頂多隻能停7-8輛車。我遇過好幾次旺季早上八點到就已經滿位,只能含淚開走的窘境。真心建議:

- 超早出發: 想看日出雲海加走步道?那你可能得凌晨三、四點就從山下出發搶車位 (相信我,瘋子不只你一個)。
- 停下面一點: 如果二萬坪停滿了,可以往回開一點,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附近有時能找到路邊白線停車,但要走一段回頭的爬坡路上來,大概15-20分鐘,當作暖身吧!⚠️ 千萬別亂停紅線或阻礙交通,這裡巡邏很勤快!
- 假日接駁? 聽說某些阿里山花季或旺季有接駁車,但不是常態性,行前務必查詢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最新公告。
-
大眾運輸: 這個更挑戰了!如果你體力爆棚或時間很多可以考慮。先搭臺鐵或客運到嘉義,再轉乘臺灣好行阿里山線巴士上山。但巴士只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門口(阿里山轉運站)。接下來怎麼辦?你需要轉搭園區內的接駁車或小火車到二萬坪。園區接駁車班次不多,尤其非假日更少;小火車也只有特定班次停靠二萬坪站 (通常只有祝山線或沼平線的少數班次,務必上林鐵及文資處官網查時刻表)。光交通時間就耗掉大半天,適合打算在山上住一晚的朋友。我自己試過一次,真的…很累,但小火車穿行林間的感覺倒是挺特別。
二萬坪步道 交通方式比較表
| 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物件 | 實際耗時 (嘉義出發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自駕 | ✅ 時間彈性,機動性高 | ❌ 停車位極少,旺季一位難求 ❌ 山路蜿蜒易暈車 |
✅ 家庭 ✅ 時間有限者 |
⏱️ 約 2 - 2.5 小時 |
| 大眾運輸 | ✅ 免去開車疲勞 ✅ 環保 |
❌ 耗時極長,轉乘複雜 ❌ 班次少,時間難掌控 ❌ 最後一哩路需步行爬山 |
✅ 獨行旅人 ✅ 不趕時間深度遊 |
️ 至少 3.5 - 4.5 小時以上 |
| 包車/一日遊 | ✅ 省去轉乘煩惱 ✅ 有導覽解說機會 |
❌ 費用最高 ❌ 行程較不自由 |
✅ 外國遊客 ✅ 不想煩惱交通者 |
️ 約 2.5 - 3 小時 (含接送點等待) |
(小抱怨時間) 每次看到網路上有人輕描淡寫寫「開車可達」,我就想翻白眼。那個停車難度根本是隱藏版魔王關!真心建議林管處或相關單位能想想辦法,擴建或規劃更完善的停車空間或接駁系統,這麼美的步道,卡在交通這關真的很可惜!
步道介紹:走進迷霧森林與鐵道遺跡的時光隧道
好不容易停好車,重頭戲才要開始!二萬坪步道的入口,坦白說有點低調,就在二萬坪車站月臺的旁邊(往阿里山方向看,月臺左側會看到一條往下的階梯或小徑)。別被一開始的階梯嚇到,那是最大的一段下坡了。
這條步道為什麼讓我念念不忘?它完美融合了兩種我超愛的元素:原始森林的靜謐 和 鐵道歷史的滄桑感。踩在厚實鬆軟的腐植土上,四周盡是筆直高聳的柳杉林,陽光努力穿透濃密的樹冠,形成一道道光束,空氣中瀰漫著樹木與泥土的清新氣息。這裡的溼度高,常常飄著一層薄霧,走著走著,真有種闖入仙境的錯覺。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,這裡是天然的「冷氣森林步道」,夏天上來避暑超舒服。
但二萬坪步道不只如此!它是沿著昔日阿里山森林鐵路「水山線」舊鐵道路基修築的。所以走著走著,你會看到許多隱藏在林間的鐵道遺跡:斑駁的古老橋墩、殘存的隧道口(雖然多數已崩塌或封閉)、甚至廢棄的轉轍器。看著這些被苔蘚藤蔓慢慢覆蓋的遺構,總會讓人想像百年前小火車滿載著珍貴林木,轟隆隆穿梭在這片森林的模樣。歷史與自然在此交織,是二萬坪步道最獨特的魅力。我特別喜歡在某個開闊處,尋找下方遠處新水山線鐵橋的身影,新舊鐵道的對比,時光感特別強烈。
步道終點是水山巨木。這棵樹齡估計超過2700年的紅檜,真的非常壯觀!站在它巨大板根前,人類顯得如此渺小。樹幹挺直,枝葉茂密,散發著沉穩的生命力。每次走到這裡,我都會靜靜待上一會兒,感受那份亙古的寧靜。雖然名氣可能不如阿里山神木群,但少了遊客喧嘩,更能感受它的靈氣。
(個人私房點) 步道中段有個稍微偏離主徑、不太起眼的小岔路(留意左側),往上爬一小段陡坡約3分鐘,會到一個視野絕佳的觀景點。天氣好時,能遠眺塔山的壯麗山容,運氣爆棚還能看見雲瀑從山谷翻湧而上的奇景!這地方知道的人少,安靜得很,是我在二萬坪步道上最愛的秘密基地。
步道資訊:出發前必看的關鍵細節
走步道不是有腳就行,搞清楚基本資訊超重要,才不會到了現場傻眼或敗興而歸。以下是二萬坪步道的詳細資料,都是我親身經驗加上官方資訊的整理:
-
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! 沒錯,這點超棒!代表你可以自由選擇任何時段進來。不過呢,摸黑走真的要準備充分。強力頭燈是基本款,電池要夠力。我個人最推薦清晨時段(約5:00-7:00),除了比較涼爽,看到雲海、日出的機率高,森林裡的鳥叫聲也最熱鬧,感受完全不同。黃昏走則要特別注意回程天色,森林裡天黑得很快。
-
步行時間: 官方資料寫得很輕鬆:「單程約需40-60分鐘」。嗯…這個時間嘛,我覺得要看人。如果你是個拍照狂魔(這裡真的太好拍!)、或是喜歡慢慢觀察生態的人(苔蘚、蕨類、菇類、鳥類超豐富),或是體力較普通、需要走走停停喘口氣的朋友(回程是上坡哦!),我強烈建議抓「單程1小時~1小時15分鐘」比較充裕。來回加上在水山巨木休息拍照,總時間抓2.5到3小時比較保險,才不會有壓力。
-
步道長度: 步道全長約 1.6公里 (單程)。是的,你沒看錯,就是單程!所以走完水山巨木,你得原路折返,總行走距離大概是 3.2公里。長度適中,對一般人來說都算可以負荷。
-
步道難度: 整體來說,我認為屬於 低~中難度。步道絕大部分是平緩好走的土徑或木棧階梯,維護得還不錯。但是!有兩個關鍵點要注意:
- 入口處: 一開始就是一段連續向下的階梯,大概有150階左右吧(沒認真數過,但走起來有感),下去時膝蓋會有點小衝擊,回程上來時會喘!建議帶登山杖,尤其是膝蓋不太好的朋友。
- 部分濕滑路段: 因為林相茂密、濕度高,部分路段(尤其苔蘚多或木棧道)終年濕滑,雨後更是滑到懷疑人生。穿對鞋子超級重要!(後面注意事項會再強調)
- 如果你平常有在走路運動,這條難度真的不高;但如果是完全沒運動習慣、或是帶長輩小朋友,就得評估一下入口階梯和濕滑問題。
-
步道型別: 這是一條典型的 原始森林型古道,結合了自然生態與鐵道歷史遺跡。步道設計以親近自然、體驗森林氛圍為主,沿途解說牌不多(主要集中在入口處和終點巨木附近),更強調沉浸式的感官體驗。適合喜歡安靜、享受森林浴、對歷史軌跡有興趣的旅人。
-
是否申請: 完全不用申請! 既不用入山證,也不用抽籤,更不用繳入園費。(這點大勝很多熱門步道!) 直接來就可以。不過,還是要提醒一下,步道位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範圍外,但屬於國有林班地。雖然免申請,但基本的山林禮儀和法律規定(如禁帶火種、垃圾帶走、不採集動植物)一定要遵守!
路線資訊:我的私房踏查筆記
終於要進階到路線細節了!讓我化身你的專屬嚮導,分段解說這條迷人的二萬坪步道:
-
起點:二萬坪車站旁入口 (高度約 2,000m)
- 找到車站月臺旁邊往下的階梯,就是起點。剛開始就是那段讓人印象深刻的連續下坡階梯 (木棧 + 石階混合),膝蓋請準備好!下到底後,會看到一個解說牌和路線圖,建議稍微看一下,瞭解步道方向和歷史背景。這裡手機訊號通常還有一兩格 (中華電信)。
-
初段:柳杉林蔭大道與鐵道遺跡初現 (平緩下降)
- 階梯結束後,迎接你的是一條寬敞平坦的泥土路,兩旁是高聳入雲的人造柳杉林,筆直得像列隊歡迎計程車兵。地上鋪滿柔軟的松針和落葉,走起來非常舒服。這段路輕鬆寫意,是暖身的好地方。仔細觀察兩旁,會陸續看到一些廢棄的水泥橋墩基座,這就是當年水山線鐵路的遺痕。空氣開始變得超級清新,用力吸幾口芬多精吧!
-
中段:迷霧森林與隧道遺址探秘 (持續平緩)
- 隨著深入,森林氣氛越發濃厚。步道變得稍微狹窄一些,陽光也更難穿透,溼氣明顯升高,終年潮濕的環境讓步道兩旁長滿了厚厚的苔蘚和各式蕨類,像鋪了一層綠地毯。這裡是苔癬類和菇菌類的天堂,記得放慢腳步欣賞這些小生命的精緻。二萬坪步道的精華之一就在此:你會遇到第一座明顯的廢棄隧道口 (一號隧道),洞口已被封閉或半坍塌,藤蔓植物恣意生長,神秘感十足。繼續前行,還會經過二號隧道遺址 (更不明顯)。(別錯過我前面提到的私房觀景點岔路喔!) 手機訊號在這段通常就完全消失了。
-
後段:林間穿梭與終點巨木 (趨於平緩至終點)
- 過了隧道遺址群,步道持續在林間穿梭,路徑依舊清晰好走。沿途還是能看到一些鐵道相關的遺跡,像是埋在土裡的舊鋼軌片段。環境越發原始幽靜。當你隱約聽到潺潺水聲(來自附近的小溪),就代表終點快到了!最後一小段路,會經過一座仿古的木造拱橋,很有味道。過橋後再走幾分鐘,豁然開朗,水山巨木那偉岸的身影就矗立在眼前!樹前有寬敞的平臺和解說牌,終於可以好好休息,感受這棵千年神木的震撼。
-
回程:考驗腳力的上坡 (原路折返)
- 欣賞完巨木,就是原路折返的時刻了!回程最大的挑戰,就是一開始離開巨木平臺後那段緩上坡,以及最後要爬回二萬坪車站的那段「天梯」 (入口下來的階梯,現在要爬上去!)。建議調整呼吸,慢慢走,適時休息。這段上坡是檢驗你平時有沒有運動的好時機 (笑)。不過在森林裡爬坡,呼吸著冷冽乾淨的空氣,其實沒想像中那麼痛苦啦!
附近景點:順遊阿里山絕不能錯過的亮點
走完舒暢的二萬坪步道,時間還早?體力還行?阿里山周邊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了。我精選幾個順路、型別不同的優質景點,你可以根據時間和興趣搭配:
-
特富野古道:
- 介紹: 這條名氣更響亮!原為日治時期的「水山線」舊鐵道一部分 (跟二萬坪步道系出同源),後來延伸連線至特富野部落。最大特色是平緩好走(西入口自忠段前6.7K幾乎是平路或緩下坡),穿梭在筆直優美的柳杉林中,沿途有多座儲存完好的鐵道棧橋,鐵道遺跡的氛圍比二萬坪更濃厚,林相也更開闊壯觀。是條老少咸宜的優質步道。(但全長較長,約單程6.32公里,需評估體力與接駁)
- 地址: 入口有兩處 - 南投縣信義鄉 自忠 (臺18線96.5K附近) / 嘉義縣阿里山鄉 特富野部落。
- 交通: 自忠入口:需自駕或包車,停車空間也很有限(比二萬坪還小!)。特富野入口:需開產業道路上山。最大問題是它屬於「非環狀」步道,除非有接駁車兩地接送,否則需原路來回(走全程時間很長)或只走部分折返。
- 營業時間: 原則上24小時,但強烈不建議摸黑走(部分棧橋較高,夜間危險)。建議白天行走。
-
阿里山森林遊樂區:
- 介紹: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!阿里山的核心旅遊區。園區超大,包含著名的阿里山神木群(雖然有些已傾倒,但仍有許多巨木可觀賞)、姐妹潭(小而美的湖泊)、沼平公園(賞櫻、賞楓名所)、阿里山博物館(瞭解林業歷史)、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祝山觀日平臺(搭乘祝山線小火車看日出!)。設施完善(餐廳、商店、住宿、郵局都有),適合各型別遊客。
- 地址: 嘉義縣阿里山鄉59號。
- 交通: 自駕可停園區大型停車場(收費,位置較多但假日也易滿)。或搭臺灣好行阿里山線巴士直達轉運站。園區內有電動遊園車穿梭主要景點。
- 營業時間: 園區24小時開放,但需購票入園 (全票平日$300、假日$350;其他優待票請查官網)。遊客中心、商店、餐廳、祝山小火車等有各自開放時間,需留意。
-
迷糊步道 (米洋溪步道):
- 介紹: 如果喜歡更親水、幽靜、且帶點趣味性的步道,迷糊步道是好選擇。它位於樂野部落附近,沿著米洋溪而建。最大特色是穿梭在孟宗竹林與杉木林間,有多座造型可愛的竹橋(拍照好看!),步道平緩好走,終點可接福山古道或湖底棧道。名稱由來很有趣,是因當地地名「米洋」的諧音,加上步道岔路多,早期讓人容易「迷糊」而得名,但現在指示很清晰不容易迷路啦!適合輕鬆散步。
- 地址: 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 (臺18線66K附近,有明顯入口意象)。
- 交通: 自駕最方便,入口處有小型停車場。搭公車可在樂野站下車,但需走一小段路到入口。
- 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 (免費)。
注意事項:老司機的血淚經驗談
走過無數次二萬坪步道,也看過不少遊客狀況外或是發生小意外,以下這些注意事項請務必當成聖旨,關係到你的安全和遊興:
-
鞋子!鞋子!鞋子! 講三次都不夠!這絕對是最重要的裝備。步道濕滑程度絕對超乎你的想像,尤其雨後或清晨露水重時。千萬別穿 平底鞋、帆布鞋、皮鞋、甚至是一般慢跑鞋!務必穿著具有良好防滑大底(Vibram黃金大底認證款尤佳)的登山鞋或健行鞋。我親眼看過穿白布鞋的女生在木棧階梯上滑倒,差點滾下去,嚇死人了!登山杖強烈建議帶一支,下階梯和濕滑處能提供額外支撐。 (切身之痛:我穿過一次抓地力普通的運動鞋,結果差點在青苔石頭上劈叉…)。
-
保暖與防水: 阿里山天氣變化極快,二萬坪海拔約2000公尺,就算夏天晴朗的早晨也可能只有十幾度。薄外套或防風外套必帶。山區午後易起霧或下雨,一件輕便雨衣塞揹包是基本配備。(別嫌麻煩,我遇過好幾次走到一半突然被霧氣包圍飄小雨)。
-
糧食飲水: 步道上沒有任何補給點或廁所!出發前請在二萬坪車站旁的公廁先解決。飲用水至少帶500-1000cc(視天氣和個人飲水量調整)。可以帶點小補充能量的零食(巧克力、堅果、餅乾),在水山巨木平臺休息時享用。垃圾請務必全部帶下山!
-
照明裝置: 如果你計劃清晨摸黑出發看晨曦或黃昏才走,強光頭燈是必需品,手機手電筒亮度遠遠不夠且會佔用手。記得檢查電池電量。
-
手機訊號與導航: 如前面提過,步道中後段幾乎沒有手機訊號(中華電信偶爾飄一格)。雖然步道路線單一不太會迷路,但下載離線地圖(如Google Maps離線區域、健行筆記APP路線圖)總是更安心。建議告知家人你的行程與預計返回時間。
-
尊重自然與遺跡: 這片森林和百年鐵道遺跡非常珍貴。
- 不帶走任何東西: 花草、種子、石頭、朽木甚至苔蘚都請留給大自然。
- 不留下任何垃圾: 包含果皮、衛生紙!請帶下山。
- 不攀爬、不破壞遺跡: 那些古老的橋墩、隧道殘壁很脆弱,遠遠欣賞拍照就好,請勿攀爬或刻字。
- 降低音量: 輕聲交談,避免大聲喧嘩或播放音樂,享受森林的寧靜,也讓野生動物(山羌、鳥類)有機會出現。
-
評估自身狀況: 入口那段階梯和回程上坡,對膝蓋或體力較差者是負擔。若有心血管疾病、膝關節問題或當天身體不適,請慎重考慮。帶長輩或幼兒同行更要三思(幼兒建議至少國小中年級以上且體力好)。安全永遠第一!
常見問答 (Q&A)
Q:二萬坪步道適合帶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去嗎? A:坦白說,要很謹慎評估。步道本身不難,但「入口連續陡下階梯」和「回程爬同樣階梯上來」對小孩腿力和耐心是大考驗(更別說你得抱或揹他們的可能性…)。步道濕滑更是潛在危險。如果是國小中高年級、平常有在運動爬山的孩子,可以嘗試,但務必牽好、選天氣好時去、穿超防滑鞋。幼兒園或低年級小朋友就不太建議了,爸媽會很累!附近像迷糊步道或森林遊樂區內的部分平路會更適合小小孩。
Q:去看水山巨木一定要走二萬坪步道嗎?有其他路嗎? A:目前最主要的公開路徑就是二萬坪步道了。理論上,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沼平公園附近,有一條更長的「水山步道」也可以通到水山巨木,但這條路線其實會先經過二萬坪步道的終點(巨木),再往上(或下)連線。而且水山步道部分路段較少維護、較原始,難度也稍高些。對一般遊客而言,從二萬坪車站出發走二萬坪步道,還是最直接、安全、也相對輕鬆的選擇。沒必要捨近求遠。
Q:走二萬坪步道最推薦哪個季節? A:各有特色,四季皆宜!不過我個人最愛:
- 春季 (3-4月): 運氣好能看到點綴在林間的森氏杜鵑或一葉蘭。天氣漸暖舒適。
- 夏季 (6-9月): 海拔高氣溫涼爽,是超級棒的避暑森林浴勝地。午後霧氣瀰漫很有仙氣(但要小心濕滑加倍)。
- 秋季 (10-11月): 天氣通常穩定晴朗,能見度高,空氣清冽舒適,落葉繽紛。
- 冬季 (12-2月): 氣溫低(有時接近零度),可能遇到霜或偶爾的霧淞景觀,冷冽感十足,但要注意保暖和步道結冰濕滑。避開大型連假人潮就對了,寧靜的森林步道才是最美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