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食譜:我的終極版滑蛋蝦仁

先說清楚吼,我不是什麼米其林大廚,就是愛吃愛煮。這個「滑蛋蝦仁做法」食譜,是我參考了無數網路教學、老師傅的撇步,加上自己實戰(失敗)N次後調整出來的。重點是:材料比例精準、步驟關鍵明確、失敗點直接點破。保證你照著做,成功率超高! 我發現很多食譜只告訴你做,卻不講清楚「為什麼」,結果稍微條件不同(比如鍋子導熱、蝦子大小)就失敗。這篇會把「眉角」都挖出來。
食材:新鮮是王道,處理是關鍵!
要做出一道成功的滑蛋蝦仁,食材的選擇和前置處理真的佔了 70% 的功夫!別以為把蝦丟進去、蛋打散就完事了,魔鬼都在細節裡。- 蝦仁:
- 選購: 拜託!一定要用新鮮的!冷凍的可以,但請選「生凍」的,不要已經燙熟發紅的那種。大小嘛,我偏好中大型的(約5-7公分長),太小吃不過癮,太大又怕不容易熟透。看到蝦體透明有光澤、按下去有彈性、聞起來是淡淡海味(不是藥水或腥臭味)就對了。
- 份量: 我習慣的比例是,大約 200-250克 的蝦仁,配 3顆 大型雞蛋。這樣蝦蛋的比例吃起來最平衡,不會搶戲。
- 處理 - 這是成敗重點!必看!
- 去腸泥: 不管賣家說有沒有處理過,自己一定再用牙籤從蝦背第二或第三節挑一下,看到那條黑黑的腸泥嗎?挑掉它!不然吃到沙子超掃興。
- 醃漬去腥 & 上漿:這是讓蝦仁彈牙不縮水的秘訣!
- 蝦仁洗淨,用廚房紙巾 "確實" 吸乾水分!這步超重要,水分沒吸乾,後面上漿會失敗,炒的時候也容易出水。
- 醃料:1/4 茶匙鹽、少許白胡椒粉、1/2 茶匙米酒(去腥)。用手輕輕抓勻,抓到有點黏性。
- 關鍵上漿: 加入 1 茶匙太白粉 (或樹薯粉),繼續抓勻。最後加 1/2 茶匙食用油 (我習慣用耐高溫的葡萄籽油或玄米油) 封住表面。這樣處理過的蝦仁,炒起來才會 "脆、彈、嫩",而且不容易老。醃個 15-20分鐘 就夠了。
蝦仁型別 | 優點 | 缺點 | 處理重點 | 推薦指數 ★★★★★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現流活蝦現剝 | 鮮度無敵,口感頂級! | 價格高,需自己剝殼去腸泥麻煩 | 剁蝦頭煉蝦油更香(進階玩法) | ★★★★★ (預算充足時必選) |
生凍蝦仁 (未熟) | 方便,品質穩定,價格合理 | 鮮度略遜現流,可能有保水劑 | 務必徹底解凍並吸乾水分!醃漬去腥更重要 | ★★★★☆ (最常用) |
熟凍蝦仁 (已燙熟發紅) | ...非常方便? | 口感通常偏軟爛,鮮味不足,容易炒老 | 解凍後快速過油或快炒,幾乎無法上漿 | ★★☆☆☆ (不建議用於滑蛋蝦仁) |
- 雞蛋:
- 選購: 用你平時喜歡的品牌就好,新鮮最重要。我試過貴的土雞蛋,蛋香確實濃,但對滑嫩度影響不大(個人感覺)。重點是打蛋的技巧。
- 份量: 如前述,3顆大蛋配200-250克蝦仁。
- 處理:
- 雞蛋打入碗中。關鍵來了:不要用力打發! 很多人以為打越久越好,錯!用筷子或打蛋器,輕輕地劃圈攪拌,直到蛋黃蛋白大致混合均勻即可,還能看到一些蛋白的紋路沒關係。 過度攪打會打入太多空氣,炒出來的蛋口感反而粗糙,不滑嫩。切記!
- 調味蛋液: 這是讓滑蛋有味的基礎。加入 1/4 茶匙鹽、少許白胡椒粉(喜歡的話可加一咪咪糖提鮮,真的就一咪咪,約1/8茶匙)。然後是讓蛋滑嫩的靈魂—加入 1.5-2 大匙的鮮奶或水(我個人偏好鮮奶,多點奶香)。一定要加液體,蛋才會嫩!最後,加入 1/2 茶匙太白粉水(1/2茶匙太白粉+1茶匙水先調勻),這是讓蛋液不易炒老、保持大塊滑嫩的終極秘方! 輕輕拌勻備用。別再攪到起泡了!
蛋液新增物 | 目的 | 用量 (配3顆蛋) | 效果 | 我的心得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鮮奶 | 增加滑嫩度與奶香 | 1.5 - 2 大匙 | 滑嫩,帶溫潤感 | 我的首選,風味較佳 |
清水/高湯 | 增加滑嫩度 | 1.5 - 2 大匙 | 滑嫩,較清爽 | 高湯更鮮,但清水已足夠 |
太白粉水 | 保護蛋液,防止過老 | 1/2 茶匙太白粉 + 1 茶匙水 (先調勻) | 蛋塊更大更不易碎 | 強烈建議加入!口感差很多 |
鹽 & 白胡椒 | 基本調味 | 鹽1/4茶匙,白胡椒少許 | 奠定鹹鮮基礎 | 必加,但別過鹹,蝦也會有鹹度 |
少許糖 | 提鮮 | 1/8茶匙 (真的很少) | 味道更圓潤 | 可加可不加,加太多會怪 |
- 其他調味料與辛香料:
- 蔥: 1-2根,切成蔥花(分蔥白、蔥綠)。蔥白爆香用,蔥綠最後增色添香。不愛蔥可省略,但我覺得加點蔥香更臺味。
- 油: 需要多一點點,因為滑蛋需要足夠的油溫和介質。我會用 2大匙 左右(約30ml)。選擇耐高溫的油,像葡萄籽油、玄米油、精製過的芥花油或花生油。不要用初榨橄欖油,味道不搭且不耐高溫。
- 米酒: 一點點嗆鍋用(可省略,已用在醃蝦)。
- 鹽: 視情況最後調整用(因為蝦和蛋液都有調味了)。
- 香油: 起鍋前幾滴,增香(可省略)。

做法:步步為營,關鍵步驟看仔細!
重頭戲來了!前面準備好,炒的過程其實很快,但關鍵就在那幾十秒鐘的火候控制!這部分我會寫得很細,把容易出錯的地方都標出來。讓我用這套「滑蛋蝦仁做法」,保證成功率大增!
- 前置作業:
- 蝦仁醃好、蛋液調好、蔥切好。
- 備一個大碗或盤子在炒鍋旁邊,等等裝滑炒好的蝦仁用。
- 關鍵:把爐火、鍋子、油、所有食材都準備好放在順手的位置! 因為過程很快,沒時間讓你東翻西找。洗個手,準備開戰啦!
- 滑炒蝦仁:
- 鍋子燒熱,燒到什麼程度?手掌放在鍋子上方約5公分,能明顯感受到熱氣撲上來就差不多了(專業點叫「熱鍋」)。倒入足夠的油(約 1.5大匙),晃動鍋子讓油均勻潤鍋。
- 油溫要夠! 看到油開始有點「波紋」狀(俗稱「起油紋」),或是丟一小片蔥白進去,旁邊立刻冒小泡泡,這時油溫就對了(約150-180°C)。油溫不夠,蝦仁容易脫漿黏鍋!
- 把醃好的蝦仁 "瀝掉多餘水分"(如果有的話),下鍋!別一次全倒進去,用筷子或鍋鏟快速撥散開,讓每隻蝦仁都能接觸到熱油。這時會聽到美妙的「滋啦」聲。
- 快速滑炒! 看到蝦仁 "開始變色"、"捲曲" 到約 七、八分熟(蝦身大部分變成不透明粉紅色,但中間還有一點點透明感)就 立刻!馬上!毫不猶豫地! 關火或轉最小火,用鍋子的餘溫稍微逼一下(約10-15秒)。蝦仁很嫩,絕對不要炒到全熟變硬!不然等下跟蛋一起炒就老掉了!切記!
- 把炒到七、八分熟的蝦仁 馬上盛出來,放到旁邊備用的碗或盤子裡,連同鍋裡的油汁一起倒出來(這油汁充滿蝦味,等等可以倒回蛋裡)。
蝦仁炒不夠熟怕有寄生蟲?拜託,選購來源可靠、急速冷凍過的蝦,風險很低。而且後面還要跟蛋液一起煮,溫度足夠殺菌。追求全熟蝦仁的滑蛋蝦仁... 口感真的差很多,我覺得不值得。 - 滑炒雞蛋:

-
- 鍋子不用洗(裡面可能還殘留一點點油,沒關係),重新開 中火 燒熱。如果鍋子看起來很乾,可以補 少許油 (約半大匙)。
- 油熱後(手感受熱氣或看油紋),轉 中小火。把調好的 蛋液 倒入鍋中。倒進去後別急著動它!
- 關鍵手法來了: 讓蛋液的邊緣稍微凝固(約5-10秒),這時用鍋鏟(或筷子)從鍋邊 "輕輕地、由外向中心" 推動蛋液。想像在堆小山一樣,把凝固的蛋推到中間,讓未凝固的蛋液流到鍋底接觸熱源。動作要輕柔!別像炒飯一樣用力剁!我們的目標是滑嫩的大塊蛋,不是碎蛋丁!
- 推動幾下後(大約蛋液有50-60%凝固),把 剛剛盛出的蝦仁連同油汁,輕輕地 倒在尚未完全凝固的蛋液上。撒上大部分的 蔥綠(留一點最後裝飾)。
- 立刻!馬上! 轉 小火 或是 關火!利用鍋子的餘溫,繼續用鍋鏟推動蛋液和蝦仁,讓蝦仁埋入蛋液中,同時讓蛋液達到你喜歡的熟度:喜歡像港式茶餐廳那種帶點濕潤流質感的,看到蛋液還有20-30%未凝固就可以準備起鍋了(餘熱會繼續熟成);喜歡蛋稍微結實一點點點的,就推到80-90%凝固。
- 整個滑蛋的過程其實非常快,從蛋液下鍋到起鍋,可能就 1分鐘左右,火候控制是精髓!
- 起鍋裝盤:
- 一旦達到你喜歡的熟度(寧可生一點點,餘熱會讓它更熟),毫不猶豫地將整鍋滑蛋蝦仁倒入盤中。別讓它在熱鍋裡待太久!
- 喜歡的話,淋上幾滴 香油,撒上剩下的 蔥綠 點綴。
- 上桌!趁熱吃! 滑蛋蝦仁絕對是熱騰騰上桌,第一口最銷魂!

為什麼你的滑蛋蝦仁會失敗?常見問題大解密!
我失敗太多次了,這些錯誤你一定也犯過:
- 蝦仁又老又柴:
- 蝦仁本身不新鮮。
- 醃漬時沒吸乾水分,上漿失敗。
- 炒蝦仁時火太大、炒太久,過熟了。
- 蝦仁下鍋時油溫不夠,導致脫漿出水,變成「泡」在熱水裡煮老。
- 蛋又老又碎,像炒蛋渣:
- 蛋液打過頭,打入太多空氣。
- 蛋液裡沒加液體(水/奶)和太白粉水。
- 炒蛋時火太大,蛋液一下鍋就快速凝固變老。
- 太早急著翻炒,把蛋都鏟碎了。
- 蝦仁回鍋時機太晚(蛋都老了才放蝦)。
- 整盤都是水,變「湯」蛋蝦仁:
- 蝦仁沒吸乾水分或炒時出水太多。
- 蛋液裡的水或奶加太多。
- 火候太小,鍋溫不夠,食材一直在「燜煮」出水。
- 蝦仁和蛋味道分離:
- 蝦仁醃漬不入味或調味不夠。
- 蛋液調味太淡。
- 蝦仁炒好後沒有連同油汁一起回鍋(那油汁可是精華!)。
- 嚴重黏鍋:
- 鍋子沒燒夠熱(不夠「熱鍋」)。
- 油溫不夠時就下食材。
- 鍋子的塗層已損壞(若用不沾鍋)。
我的心得總結:做好「滑蛋蝦仁做法」的黃金法則
- 新鮮蝦仁 + 確實吸乾 + 上漿醃漬 = 彈牙蝦仁
- 蛋液輕打 + 加液體 + 加太白粉水 = 滑嫩基底
- 熱鍋熱油 (夠熱) = 不黏鍋關鍵
- 蝦仁滑炒快狠準 (7-8分熟即起) = 不老不柴
- 炒蛋中小火 + 輕柔堆疊 + 適時下蝦 = 大塊滑嫩
- 利用餘溫熟成 = 濕潤不乾老
掌握這幾點,你也能在家輕鬆複製茶餐廳的美味!這套「滑蛋蝦仁做法」真的試過很多次,調整到最順手。當然,每家的爐火、鍋具不同,你可能還要微調一下火候大小和時間,但核心原理把握住,成功就近在眼前啦!

Q & A:關於滑蛋蝦仁,你可能還想問
Q1:蝦仁一定要先炒過嗎?不能直接放進蛋液裡一起炒?
A1:強烈建議分開處理! 蝦仁需要較高油溫快速滑炒才能達到彈牙效果並鎖住水分。如果直接跟蛋液一起下鍋,鍋溫會因為大量蛋液而瞬間降低,蝦仁很容易變成在「水煮」,口感會變差(粉粉的或橡皮筋感),而且容易出水把蛋弄濕。除非你用非常高溫的寬油去「過油」,但家庭操作不方便。分開炒是成功率最高的「滑蛋蝦仁做法」。
Q2:太白粉可以用玉米粉代替嗎?
A2:可以,玉米粉(粟粉)效果跟太白粉(樹薯粉)差不多,都是用來上漿和讓蛋液更滑嫩的。有些師傅甚至偏好玉米粉。重點是粉要先用少量水調開成「粉水」再加入蛋液或用來醃蝦,避免結塊。
Q3:做好的滑蛋蝦仁怎麼加熱比較不會變老變難吃?
A3:唉,說實話,滑蛋蝦仁真的不適合隔餐再加熱!它的精髓就在於那剛起鍋的滑嫩口感。如果非加熱不可,建議:
- 用微波爐:極低功率(例如解凍功率或30-40%功率)分次短時間加熱(例如每次15-20秒),拿出來輕輕翻動一下,觀察狀態,不夠熱再繼續。千萬不要一次高功率打很久,保證又老又乾。
- 用蒸的:把滑蛋蝦仁裝在碗或盤子裡,蓋上蓋子或用保鮮膜戳幾個洞,放入已冒蒸汽的蒸鍋,小火蒸約3-5分鐘,熱透即可。蒸的相對能保留一些濕潤度,但口感還是比不上現做的。
真心建議,這道菜要吃就現做現吃吧!別折騰剩菜了。
花了這麼多篇幅,希望能把我對這道看似簡單卻處處是學問的「滑蛋蝦仁做法」心得,完整地分享給你。看著金黃滑嫩的蛋包裹著粉紅彈牙的蝦仁,熱氣騰騰上桌,配上一碗白飯... 這就是家常的幸福感啊!別怕失敗,多試幾次,你也能掌握這份美味!下次煮好了,記得告訴我成不成功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