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真心熱愛美食、喜歡在廚房裡搗鼓、也愛研究食材本事的吃貨,我這次要來好好聊聊一個可能讓你愛憎分明的香料主角——茴香!老實說,第一次接觸它那獨特的味道(有些人形容像八角,但我覺得更像...嗯...一種很特別、帶點甜味的草本香氣?),我也不是立刻愛上,甚至覺得有點“藥”味重。但後來發現,茴香功效 真的不只是讓食物飄香,它默默藏著不少對身體好的秘密。今天,咱們聊聊這顆神奇的小東西,從它能幹嘛、到怎麼吃、有啥要注意的,統統分享給你!
那股獨特香氣的背後:認識茴香
茴香(Fennel),在臺灣菜市場或超市裡挺常見的,你可能買過它像小洋蔥似的鱗莖(球莖茴香),或者看到過像孜然籽但顏色淺綠一點、香氣更甜潤的 茴香籽。葉子細細的像羽毛(茴香葉),有時也被用作香料或裝飾。我們華人常說的“小茴香”,通常指的就是 茴香籽 ,這也是我們今天聊 茴香功效 的主角之一。你知道嗎?它跟孜然是親戚,但味道真的不太一樣!那股子清甜甘香,辨識度超高。我以前煮咖哩或燉肉,總覺得少了點什麼,後來試著撒一小撮 茴香籽 進去,哇!整個層次感就出來了,不是那種嗆鼻的濃烈,而是讓味道更圓潤、更舒服。搞懂它之後,真心覺得廚房不能少了這一味。


茴香功效:不只添香,更是身體的好夥伴
好啦,重點來了!這顆小小的種子或者那個白胖的球莖,到底有啥本事讓它不只是香料?茴香功效 可不少,而且很多都是經過時間考驗、甚至現代研究也慢慢在關注的。讓我用自己的理解和一些實際體驗,來跟你細數:
1. 舒緩腸胃不適,助消化的一把好手:
這絕對是 茴香功效 裡我最常體驗到、也最廣為人知的!你有沒有吃飽飯後脹氣、感覺食物堵在胃裡不上不下?或者偶爾會胃部隱隱抽痛?老祖宗的智慧真的厲害。 茴香籽 裡含有的一些揮發性油(像茴香腦 Anethole),被認為能放鬆消化道平滑肌,減少痙攣,幫助氣體排出。我自己的小撇步:如果吃太飽或感覺脹氣,立刻抓一小撮 茴香籽(大約1/2到1茶匙),稍微用牙齒咬破或略壓碎(這樣更容易釋放有效成分),直接放嘴裡慢慢嚼!真的,那股香氣散開,然後...呃...氣就比較容易打出來了(別笑!很有效!),胃部緊繃感會舒緩很多。它就像腸胃道的溫柔按摩師。印度菜吃完常提供裹著糖的彩色 茴香籽 當口香糖,可不是隻為了清新口氣,更是幫助消化!


2. 化解脹氣與絞痛的傳統良方:
延續上面說的,這種緩解平滑肌痙攣的特性,也讓 茴香功效 延伸到緩解嬰兒腸絞痛(Colic)和經期痙攣(Menstrual Cramps)。記得我表妹剛生小孩那會兒,寶寶半夜哭鬧不休,醫生排除了其他問題,就說是腸絞痛。老人家教她用稀釋的 茴香籽茶 (一定要非常非常淡!嬰兒用務必諮詢醫生意見!),她試了幾次,確實感覺寶寶哭鬧時間短了些,排氣也順了點。至於女生每個月那幾天不舒服,我自己也會泡杯溫熱的 茴香茶 ,暖暖肚子,感覺那種下墜的悶痛感有減輕一點點(當然,嚴重的話還是要看醫生+止痛藥)。民間智慧有時真的很神奇。
3. 溫和的祛痰輔助:
你有沒有感冒咳嗽,總覺得喉嚨深處有痰卡著,咳又咳不太出來?那種感覺真難受。 茴香籽 那股辛香走竄的特性,在傳統上被認為有助於化解痰溼。我自己重感冒時,除了乖乖吃藥,也會煮點加了薑片、 茴香籽 和一點點紅糖的熱水當茶喝。喝下去喉嚨會感覺比較開闊、溫熱,痰好像也鬆動一點,比較容易咳出(雖然聽起來有點噁心,但事實如此)。當然,這只是輔助舒緩不適感,嚴重呼吸道問題一定要看醫生!


4. 潛在的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:
現代研究對 茴香功效 的挖掘更深了。科學家發現 茴香 富含類黃酮(Flavonoids)、酚類化合物(Phenolic Compounds)、鉀、維生素C等營養素。這些傢伙可是抗氧化、抗發炎的好戰士!雖然靠吃 茴香 治病不現實,但這些有益成分能幫助我們身體抵抗自由基造成的損傷,降低慢性發炎的風險。茴香功效 在預防保健這一塊,潛力不小。想想平時煮湯撒一把,或者涼拌菜放點 茴香葉 ,不知不覺就吃進健康,多棒!
5. 清新口氣的小幫手:
這個簡單又實用!前面說了嚼 茴香籽 能助消化,另一個附加好處就是它能掩蓋口腔異味,讓口氣清新。那些裹著糖的印度風味 茴香籽(叫 Mukhwas),飯後嚼幾顆,比吃口香糖感覺更天然舒服(當然糖分還是要注意)。如果吃了味道重的食物,像大蒜、洋蔥,試試嚼幾顆原味的 茴香籽 ,效果不錯哦!
為了更清楚,我整理了一個 茴香功效 速查表,讓你一眼看懂它的主要好處:
主要茴香功效 | 作用原理/體驗 | 適用情境 |
---|---|---|
促進消化 & 緩解脹氣 | 放鬆消化道肌肉,促進氣體排出(嚼籽超有感!) | 飯後腹脹、消化不良、嬰兒腸絞痛(需謹慎) |
緩解胃痙攣 & 經痛 | 減輕平滑肌痙攣(溫熱茴香茶敷肚子) | 胃部輕微抽痛、生理期下腹悶痛 |
輔助祛痰 | 辛香成分幫助化解痰液(溫熱茴香薑茶) | 感冒咳嗽有痰、喉嚨不適 |
抗氧化 & 抗發炎 | 富含多酚、類黃酮等保護性成分 | 日常保健,降低慢性病風險 |
清新口氣 | 天然香氣掩蓋異味(飯後嚼籽) | 食用重口味食物後、日常口腔清新 |
不只是香料!茴香的營養價值大盤點
聊完 茴香功效 ,當然要知道它肚子裡裝了哪些好東西支撐這些功效。別小看它哦, 茴香籽 和 球莖茴香 都是營養小寶藏!


- 膳食纖維: 特別是 球莖茴香 ,纖維含量很不錯!纖維可是腸道益生菌的糧食,幫助排便順暢,維持腸道健康。涼拌個茴香沙拉,清爽又補纖維。
- 維生素C: 球莖茴香 是維C的好來源之一。維C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吧?抗氧化、幫助膠原蛋白合成、支援免疫系統,好處多多。生吃或快炒能保留更多維C。
- 鉀: 茴香籽 和 球莖 都含有鉀。鉀有助於平衡體內鈉含量,對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臟功能很重要。外面吃太鹹,回家吃點茴香平衡一下?
- 錳: 這是一種微量元素,參與骨骼形成、新陳代謝和抗氧化防禦。 茴香籽 裡的錳含量相對突出。
- 鈣 & 鐵: 雖然含量不算頂尖,但也貢獻了一份力量,特別是在使用量較大的 茴香籽 時(比如做香料麵包或大量煮茶)。
- 植化素寶庫: 這才是 茴香功效 的核心動力之一! 茴香 含有多種強效的抗氧化和抗炎植化素:
- 茴香腦 (Anethole): 最主要的活性成分,賦予茴香獨特香氣,研究顯示具有抗炎、抗菌、甚至可能的抗癌潛力(注意:是實驗室研究,非人體治療)。
- 類黃酮: 如槲皮素 (Quercetin)、山奈酚 (Kaempferol),強大的抗氧化劑。
- 酚酸: 如迷迭香酸 (Rosmarinic Acid),同樣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。
茴香籽 和 球莖茴香 的營養側重略有不同:


- 茴香籽: 更濃縮!單位重量下,植化素(尤其是茴香腦)、礦物質(錳、鈣、鐵、鎂)、膳食纖維含量更高。是 茴香功效 的精華所在。
- 球莖茴香: 富含水分、維生素C、鉀、膳食纖維。口感爽脆清甜,是很好的蔬菜來源。
來看看這張營養對比表,更一目瞭然:
營養成分 | 茴香籽 (每1湯匙, 約6克) | 球莖茴香 (每1杯切片, 約87克) | 主要貢獻 |
---|---|---|---|
熱量 | 約 20 大卡 | 約 27 大卡 | 低熱量選擇 |
膳食纖維 | 約 2.3 克 (優!) | 約 2.7 克 (優!) | 促腸道健康,助飽足感 |
維生素C | 微量 | 約 10.4 毫克 (佔每日參考值~17%) | 抗氧化,免疫支援 |
鉀 | 約 98 毫克 | 約 360 毫克 (優!) | 調節血壓,維持體液平衡 |
錳 | 約 0.12 毫克 (佔每日參考值~6%) | 約 0.15 毫克 (佔每日參考值~7%) | 骨骼健康,抗氧化代謝 |
鈣 | 約 42 毫克 | 約 43 毫克 | 骨骼牙齒健康 |
鐵 | 約 1.1 毫克 (佔每日參考值~6%) | 約 0.64 毫克 | 造血,氧氣運輸 |
核心植化素 | 茴香腦 (高濃度)、類黃酮、酚酸 | 茴香腦 (較低)、類黃酮、維生素C | 抗氧化、抗炎主力,支撐各種茴香功效 |
*注:以上數值為近似值,來源參考 USDA FoodData Central,實際含量依產地、品種、新鮮度等有所不同。*
吃茴香有禁忌?這些族群要特別留意(重要!)
好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敞開吃、隨時吃。瞭解 茴香功效 的同時,千萬不能忽略它的禁忌和注意事項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!
- 對芹菜、胡蘿蔔、蒔蘿等過敏者: 小心!茴香屬於傘形科植物,如果你對同科的芹菜、胡蘿蔔、蒔蘿(Dill)、葛縷子(Caraway)、芫荽(香菜)等有過敏反應,那麼對茴香過敏的機率也很高!初次嘗試務必極少量,觀察是否有面板癢、紅腫、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。我有個朋友就對芹菜過敏,她連聞到 茴香 味都會不舒服,千萬要注意。
- 荷爾蒙敏感性疾病患者(如乳癌、子宮肌瘤等): 茴香含有植物性雌激素(Phytoestrogens)。雖然含量和效力遠低於人體自身雌激素,且研究未有定論,但理論上可能對雌激素受體產生影響。為了安全起見,建議患有雌激素相關疾病(如乳腺癌、卵巢癌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異位症)的女性,在食用大量 茴香 或補充劑前,務必諮詢主治醫生的意見。我查資料時看到這點,覺得非常重要,不能只宣揚好處不提風險。少量作為香料使用通常問題不大,但大量、長期或用作藥用,就需要謹慎評估了。
- 嬰幼兒使用需極度謹慎:
- 嬰兒: 雖然傳統上會用非常稀釋的 茴香茶 緩解腸絞痛,但未經醫生指導,絕對不要自行給嬰兒餵食茴香茶或相關產品! 嬰兒肝腎發育未全,且曾有極少數個案報道與嬰兒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有關聯(雖然原因未完全明確),風險不容忽視。緩解腸絞痛應尋求兒科醫生建議。
- 五歲以下兒童: 也應避免大量食用 茴香籽 或濃的茴香茶。作為菜餚中的少量香料通常較安全。
- 懷孕與哺乳期婦女:
- 懷孕: 傳統上認為大量茴香可能刺激子宮,增加流產風險。雖然作為普通香料少量用於烹飪,風險極低,但應避免食用大量茴香籽、飲用濃茴香茶或服用茴香補充劑。安全起見,孕期最好諮詢醫生意見。
- 哺乳: 關於哺乳期食用茴香的安全性資料較少。少量烹飪使用通常可以,但大量攝入理論上可能透過乳汁影響嬰兒(特別是其植物雌激素成分)。如果想嘗試用茴香來"發奶"(傳統有此說法),強烈建議先諮詢醫生或專業哺乳顧問,並密切觀察寶寶反應。
- 凝血功能異常或服用抗凝血劑者: 有理論認為高劑量茴香可能具有輕微抗凝血作用(因含香豆素類化合物)。雖然日常飲食影響很小,但若本身有凝血問題或正在服用華法林(Warfarin)等抗凝血藥物,應避免大量、頻繁食用茴香籽或補充劑,並告知醫生你的飲食習慣。
- 癲癇患者: 動物研究顯示極高劑量的茴香腦可能誘發癲癇發作。雖然人類飲食中幾乎不可能達到那個量級,但為了安全,癲癇患者也應避免食用極大量的茴香產品或補充劑。
- 一般食用禁忌:
- 適量為宜: 再好的東西吃過量都不好。作為香料或蔬菜,正常食用量是安全的。但不要為了追求 茴香功效 而天天狂吃一大把籽或喝大量濃茶。
- 注意品質: 購買時選擇乾燥、無異味、無黴變的 茴香籽 ,球莖茴香則要新鮮脆嫩。
簡單總結:誰要特別小心茴香?
- 芹菜/胡蘿蔔過敏者 → 極可能對茴香過敏!
- 雌激素相關疾病患者 → 大量食用前務必問醫生!
- 嬰幼兒 → 別亂喂茴香茶!遵醫囑!
- 孕婦 → 別碰大量茴香籽、濃茶、補充劑!
- 哺乳媽媽 → 想用來發奶?先諮詢專家!
- 服抗凝血藥/有凝血問題者 → 避免大量食用!
- 癲癇患者 → 絕對避免極大量!
把茴香吃進美味裡:創意食譜與實用技巧
聊了這麼多 茴香功效 和注意事項,終於來到我最愛的部分——怎麼把它變成餐桌上的美味!不管是香氣濃郁的 茴香籽 還是清甜爽脆的 球莖茴香 ,都能玩出很多花樣。我超愛研究這個!
球莖茴香(Fennel Bulb)怎麼吃?
- 生食(最清爽!):
- 沙拉: 這是我最推薦的嚐鮮方式!把球莖外層老皮削掉,切掉硬硬的底部和粗梗(嫩葉可留著裝飾或切碎加入)。切成薄片或細絲(用削皮刀削成薄片效果很好!)。口感爽脆,自帶淡淡甜味和溫和的茴香香氣(生吃味道比熟食溫和很多很多!)。搭配柑橘類(橙子、葡萄柚)、蘋果片、堅果(核桃、烤杏仁)、乳酪(菲達Feta、帕瑪森)、橄欖油、檸檬汁或柑橘醋汁,就是一道非常清新、充滿地中海風情的沙拉!我常做這個,朋友來家裡讚不絕口,說沒想到生茴香這麼好吃。
- 熟食(香氣更柔和):
- 香烤: 切塊或保留半個形狀,淋上橄欖油、鹽、黑胡椒,可以加點其他根莖類蔬菜一起,放入烤箱烤到邊緣焦糖化、變軟。甜味會釋放出來,香氣也更柔和。配烤雞、烤魚超棒!
- 燉煮/湯品: 切塊加入燉菜、湯品(特別是海鮮湯、番茄湯)裡,能增添一份獨特的清甜底韻。燉煮後口感會變得軟糯。
- 拌炒: 切片或切塊,用橄欖油或奶油翻炒至喜歡的軟硬度(我喜歡保留一點脆度)。簡單的鹽、胡椒調味就很好吃,也可以搭配其他蔬菜如洋蔥、蘑菇、甜椒一起炒。試過炒義大利麵,很搭!
- 燉飯: 切碎丁,在炒米階段和洋蔥一起炒香,再按正常流程做燉飯,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清新風味。
- 鹹派/烘蛋: 炒軟的茴香丁加入鹹派餡料或烘蛋(Frittata)中,非常美味!
茴香葉(Fennel Fronds)別丟掉!
- 那些像羽毛的細葉子,是漂亮的裝飾,也有淡淡的香氣。切碎可以:
- 撒在沙拉、湯品、烤魚、烤蔬菜上做裝飾和增添風味。
- 拌入醬料、酸奶蘸醬中。
- 像香菜一樣使用。
茴香籽(Fennel Seeds)的妙用無窮(廚房必備!)
- 香料醃漬: 做烤肉(豬肉、雞肉)、烤魚前,把壓碎或整粒的 茴香籽 和其他香料(如黑胡椒、辣椒粉、蒜粉等)混合,用來醃製肉類,去腥增香效果一流!那種香氣烤出來特別誘人。
- 燉肉/燉菜靈魂: 燉牛肉、羊肉、豆類燉菜(如義大利肉醬麵醬汁)、印度咖哩時,加入整粒或壓碎的 茴香籽 ,能讓味道更醇厚有層次,化解油膩感。特別是燉羊肉,我個人覺得加了 茴香籽 羶味少很多。試試看,包你驚豔。
- 麵包/點心香氣: 揉麵團時可以加入整粒或稍微壓碎的 茴香籽 ,做出風味獨特的麵包、餅乾或司康(Scone)。義大利有些地區就有加茴香籽的麵包。
- 調味鹽/香料粉: 將 茴香籽 和其他香料(如海鹽、黑胡椒、辣椒片、乾燥大蒜粒等)一起研磨,做成萬用調味鹽,撒在烤蔬菜、烤薯條、爆米花上都超讚!
- 煮茶飲用: 取1茶匙 茴香籽 (可以稍微壓碎),加入約250-300ml沸水,蓋上蓋子燜泡10-15分鐘,濾掉籽即可飲用。溫熱的喝,最能體會其促進消化、緩解脹氣的 茴香功效 。可以單獨泡,也可以搭配薄荷葉、薑片、檸檬片等增加風味。我胃不舒服時必備!記得泡濃淡看個人習慣。
- 飯後嚼一嚼: 最直接的方式,如前所述,飯後嚼幾顆 茴香籽 助消化、清新口氣(印度餐廳常提供)。
美味小貼士:
- 購買與儲存:
- 球莖: 選白色或淺綠色、結實飽滿、葉子鮮綠(如果帶葉)的。放冰箱冷藏,用保鮮袋或紙巾包好,可存放幾天到一週。葉子容易蔫,早點用掉。
- 茴香籽: 選乾燥、顆粒飽滿、香氣濃郁的。密封存放在陰涼避光處(如香料櫃),可保持香氣較久。一次別買太多。
- 處理球莖: 底部硬根切掉,外層有傷痕或變色的皮削掉。裡面芯的部分如果太硬也可以去掉。莖部較老,通常只留嫩葉。球莖部分可任意切:片、絲、丁、塊都行。
- 釋放種子香氣: 用在熱菜時,乾鍋小火稍微烘烤一下 茴香籽 ,或用油稍微煸炒一下,能更充分激發香氣(有點像炒芝麻那樣)。或者用工具稍微壓裂(用刀背、擀麵杖都行)。整粒燉煮也沒問題。
我的私房懶人茴香茶(超簡單)
材料:
- 咖啡杯一個
- 茴香籽 1 茶匙 (約3-4克) - 稍微用手指捏破或刀背拍一下更好
- 滾水 約250毫升
- (可選) 新鮮薄荷葉幾片 / 薄薑片1-2片
做法:
- 把 茴香籽 (和薑片/薄荷葉) 丟進杯子。
- 衝入滾水。
- 蓋上蓋子(或用小碟子蓋住杯口),悶泡10-15分鐘。
- 用濾網或湯匙把渣撈掉。
- 溫溫的喝!飯後或肚子脹時來一杯,超級舒服。喜歡甜可以加一丁點蜂蜜(但原味最能感受 茴香功效 )。
打破枯燥!茴香入菜創意排行榜(個人主觀版)
有時候不知道怎麼下手?來點靈感!這是我自己試過覺得好吃又好玩的吃法排名:


冠軍:生茴香沙拉配柑橘與菲達乳酪 (清爽開胃,最能嚐到原味)
亞軍:茴香籽醃烤雞腿/豬肋排 (香氣深入骨髓,吮指回味!)
季軍:意式番茄海鮮湯加茴香籽 (湯頭層次瞬間升級)
殿軍:奶油炒茴香片 (簡單純粹,香甜軟嫩)
第五名:茴香籽香料烤綜合根莖蔬菜 (紅蘿蔔、馬鈴薯、甜菜根的好朋友)
創意獎:茴香蘋果泥 (配烤豬肉) (意想不到的組合,解膩一流!)
奇想獎:微量茴香籽加入香草冰淇淋基底?! (試過一次,味道...很特別但有點衝突,可能我技術不好?哈哈!)
Q&A:關於茴香功效,你可能還想問...
最後,整理幾個大家可能會好奇的問題,用最簡單的方式回答:
Q: 喝茴香茶真的能幫助減肥嗎?
A: 它主要的作用是"幫助消化"和"緩解脹氣",讓肚子感覺比較輕鬆舒暢。間接可能讓你沒那麼脹、舒服一點,但 沒有直接燃燒脂肪或抑制食慾的神奇效果。別指望光靠喝它就瘦下來!健康飲食和運動才是根本。不過,當成無糖的健康飲品替代含糖飲料,倒是不錯的選擇。
Q: 每天最多可以吃多少茴香籽?會不會過量?
A: 作為日常烹飪香料使用(比如醃肉、燉菜撒一小撮),完全不必擔心。如果是用來泡茶或嚼食,一般建議 一天1-3茶匙(約3-10克)的茴香籽是比較安全的範圍 。千萬別為了追求效果而當飯吃!過量(遠超建議量)長期下來可能會有未知風險(如前面提到的荷爾蒙相關疑慮)。記住,「適量」是關鍵!任何食物都一樣。
Q: 懷孕初期脹氣很嚴重,可以喝茴香茶舒緩嗎?
A: 這個要 非常謹慎!雖然傳統上認為茴香茶能舒緩脹氣,但懷孕初期(前三個月)是胎兒發育關鍵期。由於茴香含有植物性雌激素,且缺乏足夠安全性研究證明其在孕期的絕對安全性,為了保險起見,不建議 在懷孕期間自行飲用茴香茶來處理脹氣或其他不適。請務必諮詢你的婦產科醫生! 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提供更安全的建議或藥物。別自己亂試!安全第一。
好啦,不知不覺寫了這麼一大篇!從最初的不適應到現在的真心喜愛, 茴香 真的讓我刮目相看。那股獨特的香氣背後,蘊藏著實實在在的 茴香功效 ,特別是對惱人的腸胃問題,真是廚房裡默默付出的好幫手。當然,它也是個有個性的食材,用得好錦上添花。瞭解它的價值(營養),也清楚它的界限(禁忌),才能安心享用。下次在菜市場看到那顆白白胖胖的 球莖茴香 ,或是在香料架看到綠綠的 茴香籽 ,不妨帶點回家,試著用我分享的方法,搞點"花式"吃法?說不定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味道世界!反正,我的香料罐裡, 茴香籽 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