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到了除夕,總有不少人開始煩惱:除夕要做什麼?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每家每戶的習慣都不一樣。我自己小時候在台灣長大,除夕總是忙得團團轉,從早到晚有一堆事要做。現在回想起來,雖然有些活動挺累人的,但那種全家團聚的溫暖感覺,真的讓人懷念。今天,我就來分享一些我的經驗,幫你整理出除夕夜的必做清單,從傳統習俗到現代玩法,讓你輕鬆規劃一個難忘的夜晚。
除夕夜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,對台灣人來說,這天不只是放假,更是家人團圓的重要時刻。但現代生活節奏快,很多人可能忘了傳統,或者不知道從何下手。別擔心,這篇文章會一步步帶你了解,除夕要做什麼才能既傳統又現代。
傳統習俗: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
說到除夕要做什麼,傳統習俗絕對是核心。這些活動不只為了過年,更承載著文化和家族情感。我記得小時候,除夕下午總是被拉去祭祖,那時覺得好無聊,但現在反而感激這些儀式,讓我有機會了解祖先的故事。
祭祖:表達敬意的關鍵儀式
祭祖是除夕下午的重頭戲,通常會在自家或祠堂進行。步驟不算複雜,但準備的東西不少。首先,要準備祭品,像是水果(蘋果代表平安,橘子象徵吉利)、糕點(年糕或發糕)、酒和茶水。然後點香,全家輪流祭拜,最後燒金紙。雖然我覺得燒金紙有點污染環境,但這是一種傳統,很多人還是堅持做。
- 準備祭品:水果、糕點、酒類。
- 點香祭拜:順序通常是長輩先,晚輩後。
- 燒金紙:祈求祖先保佑來年順利。
祭祖的時間一般在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,太早或太晚都不太好。我自己有一次因為工作忙,拖到傍晚才祭祖,結果被長輩唸了一頓,說這樣不恭敬。所以建議早點開始,別像我一樣拖拖拉拉。
圍爐:年夜飯的溫暖時光
圍爐吃年夜飯是除夕夜的精華。這頓飯不只吃飽,還象徵團圓和吉祥。菜色很有講究,每道菜都有它的寓意。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,雞代表吉祥如意。年夜飯通常在家吃,但現在很多家庭會去餐廳,省去煮飯的麻煩。不過我個人偏好在家吃,雖然累,但那種親手準備的感覺很踏實。
| 菜品 | 寓意 | 推薦做法 |
|---|---|---|
| 魚 | 年年有餘 | 清蒸或紅燒,保持魚形完整 |
| 雞 | 吉祥如意 | 白切雞或燉雞湯 |
| 長年菜 | 長壽 | 通常用芥菜,煮湯或燴 |
| 年糕 | 年年高升 | 煎或蒸,搭配紅豆或花生 |
| 火鍋 | 團圓熱鬧 | 可加入各種食材,如肉片、蔬菜 |
年夜飯的菜色可以根據家庭喜好調整,但傳統上這些是基本。我曾經試過在年夜飯中加入西式料理,結果被爸媽說不傳統,所以現在我都乖乖照老方法來。
家庭活動:增進感情的好機會
除夕夜除了吃飯,還有很多家庭活動可以促進親子關係。這些事看起來簡單,但做起來很有意義。
大掃除:除舊佈新的開始
大掃除通常在除夕前完成,但如果沒做完,除夕早上還可以補一下。這象徵掃除晦氣,迎接新年。我通常會從客廳開始,慢慢清理到廚房。雖然累,但看到家裡變乾淨,心情特別好。
大掃除的重點是清理垃圾和灰塵,尤其是角落,象徵把不好的運氣趕走。不過,我覺得大掃除有時候太耗時間,尤其是上班族,可能沒空做那麼仔細。這時候,可以請家人一起分擔,或者只做重點區域。
貼春聯:招來好運的儀式
貼春聯是除夕下午的常見活動。春聯上寫的吉祥話,像是「春滿乾坤福滿門」,代表對新年的祝福。步驟很簡單:先清理門框,然後塗上漿糊,貼上春聯。位置要對稱,才美觀。我小時候常幫爸爸貼,那時總覺得貼歪了會被罵,現在想起來挺好笑的。
發紅包:孩子們的最愛
發紅包是除夕夜的壓軸戲。紅包金額沒有固定,通常根據關係和經濟狀況來定。在台灣,常見的金額是600元、1200元等偶數,象徵吉利。不過,我記得有一次我包了500元,結果被媽媽說不吉利,因為單數不討喜。所以現在我都包600或800元,避免尷尬。
發紅包的時間一般在吃完年夜飯後,全家坐在一起時進行。這不只是給錢,更是一種祝福。我覺得發紅包時,看到孩子們開心的表情,自己也很滿足。
飲食文化:年夜飯的細節與講究
除夕夜的飲食不只吃飽,還有很多文化內涵。如果你在規劃除夕要做什麼,飲食這塊絕對不能馬虎。
年夜飯的菜品通常有十道左右,代表十全十美。除了前面提到的,還有一些常見的菜,比如餃子(象徵財富)、湯圓(團圓)等。這些菜可以自家煮,也可以外帶或去餐廳。
| 菜品類型 | 常見例子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主菜 | 魚、雞、豬肉 | 魚不能吃完,要留一些象徵有餘 |
| 配菜 | 蔬菜、豆腐 | 避免用苦瓜等帶苦味的菜 |
| 甜點 | 年糕、發糕 | 年糕可以煎或蒸,發糕象徵發財 |
| 飲料 | 茶、酒 | 酒象徵長久,但別喝太多 |
在台灣,很多餐廳會推出除夕年夜飯套餐,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。例如,台北的圓山大飯店,地址是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四段1號,營業時間除夕夜可能延長,如17:00-22:00,套餐價格約8000元起。如果你不想自己煮,可以考慮預訂,但記得早點訂,不然會搶不到。
年夜飯的準備可以提前幾天開始,比如醃製肉類或購買食材。我通常會在除夕前一週就開始規劃菜單,避免當天手忙腳亂。
娛樂活動:現代除夕的新選擇
現在很多人除夕夜不只待在家,還會外出找樂子。如果你在煩惱除夕要做什麼,娛樂活動可以讓夜晚更豐富。
看春晚:全家歡樂的時光
看春節特別節目是很多家庭的習慣。台灣的電視台,如台視或中視,都會播出特別節目,時間通常是晚上八點到十二點。這是一種輕鬆的活動,全家可以一邊吃零食一邊看。
春晚節目通常有歌舞、相聲等,適合各年齡層。我個人覺得有些節目有點老套,但和家人一起看,笑聲不斷,還是很值得。
外出遊玩:除夕夜的新潮流
除夕夜外出玩樂越來越流行,尤其是年輕人。台北有很多地方除夕夜還開放,但營業時間可能調整,最好事先查詢。
| 推薦地點 | 地址 | 營業時間(除夕) | 門票/價格 |
|---|---|---|---|
| 台北101觀景台 |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 | 通常開放,但時間可能縮短,如18:00-22:00 | 成人票約600元,兒童票優惠 |
| 寧夏夜市 | 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 | 部分攤販可能營業,但較早收攤,如20:00前 | 免費入場,食物價格約50-150元 |
| 美麗華百樂園 | 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三路20號 | 可能提前關門,如20:00 | 購物消費,無門票 |
| 國父紀念館 | 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 | 戶外區域免費,24小時開放 | 免費,但周邊餐廳可能收費 |
外出時,建議提前確認地點的營業時間,因為有些地方可能提早關門。我曾經在除夕夜去寧夏夜市,結果很多攤販沒開,白跑一趟。所以現在我都會先打電話或上網查。
除夕夜做什麼?如果你喜歡熱鬧,可以去這些地方,但記得注意安全,尤其是人多的時候。
常見問答:解決你的疑惑
這裡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,幫你更清楚除夕要做什麼。
問:除夕可以出門嗎?
答:當然可以!但有些公共場所營業時間可能調整,比如博物館或商場可能提早關門。所以最好規劃好時間,別像我一樣臨時起意,結果失望而歸。
問:除夕吃什麼最吉利?
答:傳統上,魚、雞、長年菜等都是吉利食物。魚代表年年有餘,所以不能吃完;雞象徵吉祥,通常用全雞;長年菜代表長壽,要整根煮,別切斷。
問:除夕熬夜好嗎?
答:守歲是傳統習俗,象徵辭舊迎新,祈求長輩長壽。但現代人如果累,早睡也沒關係,畢竟健康最重要。
問:除夕有哪些禁忌?
答:傳統上,除夕不能吵架、不能打破東西,否則會帶來壞運。不過我認為,這些禁忌不要太迷信,開心過年就好。
這些問答涵蓋了很多人對除夕要做什麼的疑問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
總結:除夕夜做什麼,由你決定
除夕要做什麼?其實沒有硬性規定,關鍵是家人團聚和開心。從傳統祭祖到現代外出,活動可以靈活搭配。我建議根據家庭情況來規劃,比如如果長輩在,多做一些傳統活動;如果年輕人為主,可以加入新元素。